“情系银发助老行动”6月份进展
五月的山风裹挟着暖意,我们驱车八十公里,沿着蜿蜒山路缓缓驶入王庄村。远远望见崔大爷家门前,肖大妈佝偻着背,在闺女搀扶下急切地朝我们招手,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:“你们又来啦!”
我快步迎上前,握住肖大妈粗糙却温热的手:“对,大妈!上次来看过您,这次代表北京德行天下公益基金会来慰问您和大爷。”话音未落,闺女已默契地接过我们手中的物资,轻声说道:“快进屋坐。”三人簇拥着我们穿过窄窄的过道,肖大妈还不忘扭头叮嘱闺女:“快给他们拿点水喝!”
进门后,我们在老旧的床边坐下,将此行来意细细说明。肖大妈不住地点头,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,时不时用衣角擦拭眼角。屋内,92岁的崔大爷安静地躺着,胸口微弱而规律地起伏着,面色蜡黄,苍白的嘴唇微微翕动,显示着生命的脆弱。

思绪不禁回到首次走访时,走进屋内,潮湿的药味扑面而来。崔大爷蜷缩在褪色的棉被里,肖大妈坐在床边,布满老年斑的手紧紧攥住我的手,“小伙子,你们说的话,我得把耳朵贴你嘴边才能听清。”她笑着解释,眼角的皱纹里藏着不易察觉的疲惫。女儿从厨房出来,望着床上的父亲和身旁的母亲,声音哽咽:“爸妈的身体不好,妈每天要吃多种药,这些年多亏有她撑着。”我们的笔记本上,“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”“听力障碍”“失能照护”的字迹被反复标注。返程的山路颠簸,车窗外的晚霞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
思绪拉回当下,当我们打开温暖包,将里面的大米、油、牛奶、助行杖等物资一一取出。“大妈,这助行杖能帮您走路更稳当。”我一边说着,一边将助行杖拿到她身边,手把手教她调节高度,“您看,按下这个按钮,就能根据身高调整长度。走路的时候,先把助行杖往前挪一点,再跟着迈步。”肖大妈认真地学着,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专注,尝试着扶着助行杖慢慢起身,颤颤巍巍地走了两步,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:“好,好!这下方便多了!”

临走时,我们不住地叮嘱肖大妈和她闺女留步。可两位老人执意站在门口,肖大妈拄着新的助行杖,挥手的动作虽缓慢却用力。直到我们走远,那抹挥动的身影仍固执地伫立在原地,像一座温暖的灯塔。或许这就是“情系银发”的意义——把素未谋面的善意,变成老人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依靠,也让这份温暖在彼此心中生根发芽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