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节专辑
“我就想好好的当一名农村人民教师。”面对记者提问,张兰英深情地说道。张兰英,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天竺山镇九年制学校校长。

01
潜移默化 冰壶秋月

张兰英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,不曾有一日闲过。她从事教育工作25年,担任班主任工作23年,多次同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。无论是负责学校教导处工作,还是任职副校长,她始终没有离开班主任岗位。如今,她担任天竺山镇九年制学校校长,依然兼任班主任。她和学生共同编写过四本书,记录了她与学生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。班主任工作,一半风尘仆仆,一半星辰大海,也许极尽琐碎,但她说,自己对这项工作情有独钟。
2024年8月14日,山阳县教体局的一纸文件,让张兰英接过了如山般沉重的担子。局长说,任命她当校长是山阳县教育史上的一项改革——她是山阳县中学第一位女校长,希望她能为女教师走向校长工作岗位带个好头。她深知自己才疏学浅,如何才能胜任校长这一职务?学校外债10多万,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城,有的镇级交流调走,有的请产假。学校有学生472人,专职上课教师10人,兼职上课教师7人,缺编11人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如何开学?镇教育总支为九年制学校调整了七位教师。紧接着,便是她自己想办法自救:从我做起,继续担任班主任、包扶年级组,深入一线带课。万事开头难,期间的苦和累,她无法用语言描述。她唯有用心、用情、用力,以身作则,以行践言,正己化人,不负领导提携,不负组织厚望。
张兰英的母亲经常对她说:“农村娃念书不容易,就像我当年供你念书一样。你现在教书了,要对学生好些,学习上抓紧一些,生活上多照顾一些。”她一直记得母亲的话,兢兢业业工作,一丝不苟地教书育人,才能对得起母亲为她付出的辛苦。
02
和风细雨 诲人不倦

教育是一种富于诗意的修行,教的是学生,修行的却是我们自己。爱可抵岁月漫长,即使没有鲜花的清香,没有掌声的独白,但紧握粉笔的手,总能让载满知识的船扬帆远航。
张兰英一直认为“爱”能成就教育,教师要将爱之花开放在学生心中,使学生因有了这样的教师,生命便欣欣向荣。
每年开学第一天,张兰英会对学生说:“我们是一家人,现在我的身份是家长。在我心目中,我不会认为你是王家的孩子,他是李家的孩子,你们都是我手心手背的肉,谁有问题,我都会痛。”她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在班会中的承诺。爱打篮球的男生弄破裤子、扯掉袖子,她不厌其烦地为他们缝补;冬天,学生洗头发,她亲自用吹风机为学生吹干快要结冰的头发;学生生病,她送孩子去医院;班会课时,她现身说法,将自己打过补丁的袜子展示给同学,告诉大家勤俭节约不丢人,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和学生相处时间长了,学生能读懂她的眼神示意,理解她手语的含义。他们也能懂得她严厉中蕴含的似水之爱,春风化雨般的师爱,留在了学生心间。
一直让张兰英放心不下的学生叫阿文。阿文的父母是聋哑人,爷爷瘫痪在床10多年,奶奶快80岁了,患有眩晕症。老奶奶经常气喘吁吁地找到张兰英,诉说家里的难处,她也竭尽全力帮助解决经济困难。阿文小升初数学考了满分进入初中,可上了初中后十分叛逆,公然拿多个手机和班里不学习的男生联机通宵玩游戏。考试时,他们还偷偷建群传答案。张兰英知道,阿文深受自卑感困扰,不和成绩好的同学交往,是在差生堆中寻找存在感。九年级第二学期,她把学校一楼的一间库房腾出来作为考县中的“特号男生”宿舍,将学习成绩在年级前25名的男生挑出来安排住在里面,并强行将阿文安排住进去。晚上12点去查寝,凌晨两三点也去查。以至于有一次上课时,她眼前突然一黑,靠在讲台前不能动了。教室前排几位学生赶紧扶住她,她强忍痛苦戏谑地说:“阿文,你晚上如果还玩游戏,不等你参加中考,我就一命呜呼了。”也许是她晕倒讲台唤醒了阿文的沉沦,课后阿文到张兰英房间道歉。她说:“孩子,你是家里的顶梁柱,你若沉沦了,谁来拯救你的家庭?”从这以后,阿文开始逆转,九年级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县中。

“金凤凰”固然可爱,而“丑小鸭”更需要阳光。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份爱心,少一些说教,帮助他们查找“后进”的原因,真正做到对症下药,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“心中的坚冰”。付出甘之如饴,所得归于欢喜。
当学生出现危险时,张兰英说她也没想到自己如此勇敢。她以前教过的班级中有一名叫强子的男生,特别不让人省心:不必说他整天不学习,也不必说他爱招惹女生,单是那次被社会青年毒打,就足够让人揪心。那是吃早饭时间,张校长走出校门,很凶的吵骂声传入耳畔。原来是一名社会青年正拿起手电筒恶狠狠地朝那学生头部砸去。张兰英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,揪住那名社会青年的衣领,硬是把他拽进学校管安全的校长办公室,让他带被打学生去医院检查。当时那社会青年指着她的脑门说:“张兰英你小心,总有一天我会杀你的。”张兰英毫不畏惧地回应:“我仰着头等着你,你家和我家也只有一梁之隔。”张兰英班的这名学生被她的行为震撼了,从此彻底脱胎换骨,变好了:团结同学,尊敬师长;认真学习,学有长进;乐于助人,爱校如家。毕业时他给张校长留言说:“您是我这一生遇到最傻的老师,傻到不顾自己安危,救我于危险之中。虽然我要离开您了,可您是我永远的老师,我会传递您的思想、您的教诲、您爱学生的这颗心。”是啊,“永远的老师”,这句话是张兰英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得到的最好回报。
她以爱生如子之心对待学校孤儿。学校八年级学生煊煊,今年2月24日在体育课中因自己操作不当导致右手臂骨折,需要做手术。他近80岁的爷爷奶奶干着急没办法,张兰英多方筹措,为他筹集了5300元,自己开车将他送往县医院住院。孩子给她发信息说,他一定要有出息,让老师享福。为人师者,此刻也许是自豪的!
教育的本质,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: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张兰英常对自己说“要做天竺山上空的那一轮能借光反光的明月”,“时逢三五便团圆,满把晴辉护玉栏”,为孩子的健康成长,贡献一点个人力量。
03
策驽砺钝 勤学钻研

张兰英很欣赏那些在平凡岗位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、将自己平常的课堂变成艺术殿堂的教师。教育教学过程中,她也很重视教研教改,总是挤出时间推门听课,参加教研组活动。她从自己班级推广至全校开展读书分享活动,每周五放学指定学生读书,周末晚上留一节课进行读书分享,并选出本期优秀读书人。她自己主持市级课题研究,参与省级课题研究,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校年轻教师参赛,制定本校的“青蓝结对”方案,快速培养年轻教师成长。
04
付出甘之如饴,所得归于欢喜

波波是张兰英教过学生中最励志的一位。七年前的那个暑假,她受当地一名爱心人士委托,带领山阳县天竺山镇九年制学校21名孤、残、特困学生到西安游学。其中有一名叫波波的残疾学生,她硬是扛着轮椅把他带到西安,把所有景点游了一遍。能坐轮椅的路,就推着他走;上台阶,就背着他走。游学回来的路上,这位学生含着热泪对她说:“老师,是您让我第一次来到大城市,趴在您的背上登上了明朝的城墙。您的爱就像这城墙一样厚重和结实,让我忘记了自己是个残疾人,只觉得是个幸福的孩子,因为有妈妈一样的老师陪伴!”这孩子现在在陕西中医药大学读大四。他家庭情况特殊,家里弟兄三人都是残疾人,父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,干不了重活,母亲身材矮小且患多种疾病。波波每到一处上学,全家迁移陪读。这可怜的一大家子人到咸阳租房陪读五年不是容易的事,张兰英说无论如何都得帮帮他们。波波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当天,她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写了一篇名为《安能蹀躞垂双翼,波波圆梦出故里》的文章向全社会求助,短短两天时间筹集了46121.32元。波波大学毕业后参加事业单位招聘,以笔试、面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咸阳市永寿县中医医院录用。张兰英说:“我们教师在学生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,就能帮助学生渡过难关,为国家挽留难得的人才。”
学校工作千头万绪,最突出的是教师严重缺编和债务问题。张兰英的专业是语文,只要学校缺语文教师,她都会主动进课堂。她教的学生成绩如果排全县第二名,那是不正常;如果是全县第一名,才是再正常不过。在学校严重缺教师的情况下,她连续六年担任九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。在学校日常工作中,如果说辛苦是假的,但那不叫累,只因为乐在其中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,这就是张兰英,一位边远山区教师的人生信仰。她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守护边远山区的桃李芬芳。
热点信息
-
音乐人 自2008年起,他便踏上了公益慈善这条温暖之路,十余年间累计参与40多次公益活动,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爱无疆。...
-
李娜女士是中国顶级策划专家,自2024年与北京德行天下公益基金会结缘以来,她以深厚的公益情怀与卓越的策划能力,成为“一本书的远行”图书募捐项目的总策划人。她与基金会携手,为藏区及偏远地区儿童的教育发展注入专业力量,推动项目从初期募书活动扩展至长效公益体系的构建。...